任加峰副主任医师,非物质文化遗产“壮医经筋疗法”第五代传承人,师承经筋泰斗黄敬伟之嫡传人黄艺教授,从医30余年,擅长运用“非遗壮医经筋疗法”手势手法、经筋针刺法,多维精准消灶解结、系列解锁。
擅长治疗:颈椎病、颈肩综合征、腰椎间盘突出、腰椎管狭窄、膝骨关节炎和各种损伤疼痛类疾病;胸痹、胸痛、胸闷、疼痛损伤类疾病、胃病、顽固性头痛、耳聋耳鸣、失眠、乳腺增生、慢性疲劳综合症等。
出诊时间:周二下午、周六下午
炎夏如灼,汗水浸透衣衫,很多人只想躲进冷气房中,畅饮冰镇饮品。然而,对于备受筋骨酸痛、僵硬困扰的经筋患者而言,一味贪凉却可能适得其反。中医经典《黄帝内经》早已揭示:“筋喜温而恶寒”——天气越热,越需懂得“以热养生”的智慧。
「筋」为何「喜热恶寒」?
热则通,寒则凝: 温煦如春日阳光,能推动气血畅行无阻,濡养筋脉关节,维持其柔韧灵活。相反,寒气如同冬霜,使气血凝滞,筋脉失于温养,拘急、挛缩、疼痛便随之而来。所谓“寒主收引”,正是这个道理。
热助阳,寒伤阳: 阳气是身体活动的根本动力,亦主温煦筋脉。充足阳气令筋肉有力。寒气属阴邪,最易损伤、消耗宝贵阳气,阳气不足,则筋失温煦而痿软无力,不耐劳作。夏季自然界阳气鼎盛,正是借助天时,为体内阳气“添柴加火”,驱逐深藏筋骨的陈寒痼冷的绝佳时机。
夏热开腠理,驱寒正当时: 夏日人体腠理(毛孔)自然开泄,此时适度“以热驱寒”,犹如为身体打开排寒通路,使内伏之寒湿邪气更易随汗排出,事半功倍。若此时过度依赖冷气、冷食,强行闭塞腠理,反将寒邪闭锁体内,埋下秋冬病痛隐患。
夏日「以热养筋」之道
精准热敷: 针对劳损、旧伤或易感寒凉的颈肩、腰膝、肘腕等部位,使用温热但不烫伤皮肤的热水袋、粗盐包或专用热敷贴。每次15-20分钟,每日1-2次,让温煦之力直达筋脉深处,促进局部气血循环,有效缓解僵硬酸痛。
艾灸扶阳: 艾草纯阳之性,温通之力卓著。温和灸足三里(健脾益气、强壮筋骨)、肾俞(补肾壮腰膝)、大椎(振奋阳气、通督脉)及疼痛点,每次选2-3穴,每穴10-15分钟,助全身阳气升发,温煦筋脉,散寒除湿。
适度运动出微汗:避免高温暴晒,选择清晨或傍晚凉爽时段,进行太极拳、八段锦、散步或柔和拉伸。关键在于让身体微微汗出,达到“体若燔炭,汗出而散”的效果,促进气血流通,带走寒湿。大汗淋漓反伤阳气,需及时擦干,更换湿衣,避免复感风寒。
内养筋骨温通饮食: 冰镇饮品、冰淇淋、生冷瓜果(如冰镇西瓜)易伤脾胃阳气,导致内生寒湿,加重筋脉负担,应严格节制。
善用辛温: 烹饪时巧用生姜、葱白、花椒、桂皮、小茴香等天然辛温调料,既醒脾开胃,又助体内阳气生发,温和驱散寒湿。
汤粥养人: 晨起或晚餐喝一小碗温热姜枣茶(生姜数片、红枣几颗煮水)或陈皮薏米粥,温中散寒,健脾化湿,为筋脉提供充足能量支持。
起居避寒:空调适度,温度不宜过低(建议26℃以上),避免冷风直吹颈背、关节。在空调环境注意肩颈、膝盖保暖。
温水洗漱: 坚持温水洗漱,尤其避免运动后立即冷水冲凉。
子时养肝: 中医言“肝主筋”,保证充足睡眠(尤其晚上11点至凌晨3点肝胆经当令时段),使肝血得养,筋得其濡。
炎夏虽酷,却是养筋护阳的宝贵良机。顺应「筋喜热恶寒」的天性,「以热养生」,让温煦之力驱逐筋骨间的寒气羁绊。这个阳气最盛的时节,正是养筋黄金期——莫因贪恋一时凉爽,错失为身体“添薪助火”的良机。责任编辑:王怡萱(EN097)
盛达优配官网-全国配资网-短期股票配资-可靠的配资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