假期里OpenAI和AMD突然宣布合作,AMD股价一天暴涨23%,这消息像一颗炸弹扔进了科技圈。 OpenAI要部署基于AMD Instinct系列GPU的AI计算基础设施,总算力规模高达6吉瓦(6000兆瓦)。 这个数字直接刷新了行业对AI底层投入的认知,全球AI基础设施建设好像突然按下了加速键。 但问题是,这场算力盛宴里,A股的芯片公司能分到多少羹?
节前A股已经连涨三个月,创业板指单月涨幅超过12%,创下近三年最大涨幅。 可长假前那一周,指数虽然上来了,很多个股却趴着没动。 沪深两市日均成交额稳在万亿元以上,连续14天突破2万亿,流动性是够了,但钱都往哪里流? 过去五年数据显示,国庆后开门红不等于普涨,10月拼的是业绩,不是幻想。
央行在10月9日要开展1.1万亿元逆回购操作,这笔“开门红包”明显在给市场输血。 可外围市场也没闲着——日经指数假期涨了6.7%创历史新高,纳斯达克金龙中国指数涨1.6%,黄金突破4000美元大关。 热钱在日本市场狂欢,会不会从A股抽水? 数据显示,当MSCI全球指数假期涨幅超2%时,A股节后首日上涨概率达83%,但这次可能不是全面开花,而是结构性的撕裂。
展开剩余76%AMD和OpenAI的合作暴露了全球算力缺口比预期更严重。 国内寒武纪的思元芯片已经在智能驾驶领域规模化商用,中科曙光刚中标国家级智算中心项目。 但问题是,国产芯片到底能不能接住这波需求? 数据显示,2023年中国加速服务器市场规模94亿美元,同比增长104%,GPU服务器占92%份额,浪潮、新华三、宁畅三家吃了近70%的市场。
更关键的是运营商集采转向国产化。 中国电信最近一次服务器采购中,鲲鹏或海光芯片的国产服务器占比冲到67.5%,而三年前这个数字还不到30%。 华为昇腾920B芯片在北京门头沟建成了华北首个大规模国产算力集群,阿里云自研GPU服务器实现单机16卡配置。 但国产芯片的性能瓶颈依然存在——英伟达H100的算力密度仍是国产芯片的3倍以上,这场替代战更像一场马拉松。
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这个假期扔出一枚重磅炸弹:他们通过分子尺度的界面一体化设计,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提升了86%。 这不是简单的优化,而是接近技术代际的跨越。
但全固态电池的量产时间还在拉锯战中。 欧阳明高院士说2025-2027年第一代产品能量密度做到400瓦时/公斤,宁德时代却泼冷水:“全行业谁都不具备量产能力,我们的项目现在只能打4分(满分9分)。 ”半固态电池成了过渡选择——宁德时代的凝聚态电池已量产,孚能科技半固态电池已装车广汽和eVTOL飞行器。 行业预测2027年小批量应用,但成本是硬伤,目前半固态电池成本仍比液态电池高40%。
OpenAI悄悄升级了Sora 2,这次不再是画质提升,而是AI对物理世界的理解迈出关键一步。 玻璃碎裂的飞溅轨迹、雨水滑落的动态纹理,这些细节不再是程序模拟,而是基于物理规律的深层学习。 这直接推动端侧AI硬件爆发,瑞芯微的算力协处理器在手机、汽车渗透率从2024年12%猛冲到2025年28%。
国内企业也在抢场景落地。 华为昇腾AI芯片支撑了国内一半大模型,科大讯飞的医疗影像AI诊断准确率超95%。 但盈利压力浮现——甲骨文被曝云业务毛利率不足14%,AI服务器盈利能力遭质疑。 三季报披露期成了试金石,长川科技净利润预增131?45%,但若业绩不及预期,获利盘可能踩踏出逃。
特斯拉Optimus发布新动态后,国内公司突然扎堆入场。 有企业宣布首款量产原型机完成内部测试,明年启动小批量交付。 核心零部件关节模组和力矩传感器成了突破口,绿的谐波谐波减速器精度达1弧分,成本比进口低40%,2025年产能要冲到80万台。
埃斯顿2025年一季度首次登顶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,但人形机器人的场景落地才是关键。 广汽集团给固态电池订单的同时,也在测试人形机器人装配线应用。 资本市场的热度却超过实际进展——A股机器人概念股超过230只,但202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销量预计才2万台,真正盈利的企业可能不到10%。
假期海南华铁37亿算力大单突然“泡汤”,东方财富、新易盛等公司披露大额减持计划,宁德时代被摩根大通减持146.7万股。 三季报披露期这些雷点可能连环引爆。 历史数据显示,外资单日净流出超200亿元时,A股回调概率超60%,而当前半导体设备板块PE已回升至65倍。
央行逆回购能缓解流动性,但技术面看上证指数在3882点进入箱体上沿,3900-4000点有大量套牢盘。 如果开盘冲高5%以上,最好等10点后看成交量是否站稳2000亿再动手。
发布于:江西省盛达优配官网-全国配资网-短期股票配资-可靠的配资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